不久前,某地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售后维修部门招聘,给出的薪酬待遇高于传统维修企业约1.5倍,仍无法招到符合要求的人员。某品牌汽车维修连锁企业,所有加盟店中,有2名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不足20%……近几年,在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像这样的维修技术人才短缺现象屡见不鲜。
作为集聚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变革核心要素的创新复合“新物种”——新能源汽车在技术路线、产品结构、用户消费、售后服务、配套支持体系等方面,均与传统燃油车有着显著差异,不能简单沿用传统方式实施维修服务。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新的要求。
2021年,新能源汽车维修工成为职业新工种,进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体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但目前,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的国家职业标准尚未出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无法开展。
除此以外,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譬如,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的培训和教育较少,行业从业人员难以获得相关的技能与知识。此外,行业性培养相对滞后,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人才培养跟不上产业升级迭代速度。各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人才专项支持政策也较为缺乏,综合性人才政策较少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单列或设置相关指标。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要把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加强顶层设计,多方协同发力、综合施策,更好适应经济发展和百姓消费需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图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