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人物

东城区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钟鼓楼周边9条胡同提升后亮相

时间:2023-11-20 10:48 来源:新华网-北京

背街小巷青砖灰瓦、幽静雅致;文明实践所统筹资源,惠及百姓……漫步东城,处处能够感受到城市文明的浸润。一段时期以来,东城区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提升背街小巷整体环境和文明程度。提升第五立面、实施“多杆合一”、铺设路面和墙体、推动架空线入地……钟鼓楼周边的9条胡同近期全部完成提升改造新装亮相。随着钟鼓楼周边街巷、院落系统综合治理完毕,东城区北中轴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完工,平缓开阔、整洁清朗的老城风貌得到恢复。

站在东城区铃铛胡同西口东望,抬头便可见钟楼,一派古色古香的老城风韵:胡同的柏油路面修葺一新,左右两侧专门铺上了灰砖步道,沿路的房屋是传统的胡同院落,灰墙灰瓦十分协调。过去杂乱的各路架空线早已消失不见,到处矗立的灯杆也进行了拔除、合并,一根根多功能灯杆既完美地融入胡同环境,又切实满足不同的实际需求。

“以胡同中间那根灯杆为例”, 东城区城管委副主任王涛指着胡同中间的一根多功能灯杆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这杆子集齐了多种功能,鸟笼形状的是路灯,用于照明,杆子上方又有装有视频监控和交通探头。杆体上还有卡槽,未来可以根据需求继续搭载不同的功能”。

王涛表示,自今年7月以来,东城区钟鼓楼附近的9条胡同全部进行了提升改造,总面积大约1.65公顷,区域内原先近200根分属不同部门的灯杆全部进行了调整、合并,最终留下110根。目前,功能最多的一根杆子上具备了5种不同功能,从照明、指示方向到交通探头,实现了“多杆合一”。

如果站在钟鼓楼高处向下望还可以发现,周围胡同的第五立面也全部“焕新”:“以前周围胡同屋顶都是花的,红的、蓝的、白的,各种彩钢板、私搭乱建都有,这回提升整治过程中,为了充分展现老城风貌,胡同房屋顶部的违建全部拆除,部分屋瓦也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和铺装,从屋顶上看,整体环境和色调也更加协调。”

坑坑洼洼的路面变成平整的柏油路,胡同里藏在各处的私搭乱建也不见了踪影,过去密密麻麻的“蜘蛛网”全部消失,还增添了不少小微景观和绿化设施……经过一段时期的整治提升,这9条胡同的面子、里子都有了质的飞跃。秋日里的老胡同别有一番韵味,走路的、骑车的,各路游客络绎不绝,人们纷纷前来沉浸式体验老北京的胡同文化。

文明生活不仅成为老城区的内在气质,更成为东城市民的生活底色。另一边,在东直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二楼的舞蹈室内,一群社区舞蹈队成员正在欢快地练习舞蹈;乒乓球室内,几名大爷大妈激战正酣,图书室则十分安静,几位居民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

这里是面向地区党组织、群团组织、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和党员群众开放使用的共享空间,使用面积约1700平方米,分为“综合办公区”和“文娱活动区”两大主体功能区。其中“文娱活动区”设有图书阅览室、书画室、科普室、亲子室、音乐室、舞蹈室、多功能厅、瑜伽室、乒乓球室等9个独立活动空间,供地区各类团队志愿服务和活动。据东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东城区全区共有16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现了全区覆盖。

据了解,东城区全面做实、做深、做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以文明实践引领新风尚,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推进移风易俗5类重点工作,打造17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图文推荐

时尚人物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时尚人物-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163.com
Copyright ?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时尚人物 www.ssrw.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